俄乌战争有一个奇葩现象,当北约三十几个国家给乌克兰送飞机,导弹,坦克等武器时,世界上好像只有一个国家给俄罗斯支援炮弹,那就是中国的近邻朝鲜。北约国家为啥这么积极支援乌克兰?说白了,他们和乌克兰在价值观、安全利益上走得近。乌克兰一心想往西方靠拢,北约也担心俄罗斯势力扩张威胁到自己。所以美国带头,德国、英国这些国家跟着,又是出钱又是出装备。你看他们给的M1A2坦克、海马斯火箭炮,那都是战场上的硬家伙。可先进归先进,这里面也有麻烦。就说炮弹吧,北约国家自己库存也不多,2023年答应给乌克兰100万发炮弹,结果年底一查只给了30万发,达成率才30%。美国援助的M777榴弹炮,乌军倒是用得猛,可炮管磨损太快,美国工厂产能跟不上,每个月至少缺30根炮管。这就好比一个人空有一身好武艺,却没足够的粮食补给,再厉害也难持久。俄罗斯这边,被西方制裁得够呛,武器供应链断了不少。就在这节骨眼上,朝鲜的支援就像一场及时雨。韩国情报部门说,朝鲜通过铁路和海运,往俄罗斯运了至少2.8万个集装箱的炮弹,保守估计超过1200万枚。这些炮弹正好适配俄军的苏制火炮,像152毫米榴弹、122毫米火箭弹,都是战场上消耗最快的“硬通货”。最夸张的时候,俄军前线部队60%的炮弹都来自朝鲜,某些炮兵连甚至100%用朝鲜炮弹。乌军在火力上直接陷入1:10的绝对劣势,那滋味可想而知。朝鲜支援俄罗斯,可不只是送炮弹这么简单。2025年初,朝鲜精锐的第11军团1.2万人开进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,带着自产的170毫米“谷山大炮”和240毫米M1991火箭炮。这些武器射程超过60公里,一炮下去,乌军的碉堡就像纸糊的一样。在苏贾战役中,朝鲜炮兵承担了30%的火力压制任务,连俄罗斯媒体都感叹“朝鲜大炮改写了战线”。还有朝鲜的KN23战术导弹,一开始精度差得离谱,打出去能偏几公里,后来经俄罗斯技术升级,成了精确打击利器,专门点名乌军的指挥所和弹药库。朝鲜这么卖力,俄罗斯自然也不亏待它。普京大手一挥,60亿美元外汇、9000多个集装箱的粮食和石油就送过去了,而且给朝鲜的石油供应量是联合国制裁上限的两倍。这对长期受制裁、粮食和能源短缺的朝鲜来说,太重要了。有了这些资源,朝鲜的工厂能正常运转,士兵能吃饱饭,这可比什么都实在。在军事技术上,俄罗斯也没藏着掖着,把伊朗提供的“见证者”无人机全套生产技术转给朝鲜。现在朝鲜每月能造2000架自杀式无人机,既能自己用,还能返销给俄罗斯支援前线,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。朝鲜这么做,其实也有自己的算盘。长期被国际制裁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俄罗斯的粮食和石油能解燃眉之急。而且通过和俄罗斯的合作,朝鲜能提升自己的军力。俄罗斯把S500防空系统、核潜艇技术都拿出来交换,朝鲜的导弹精度和无人机技术蹭蹭往上涨,连韩国都慌了神。在政治上,朝鲜在联合国里坚定地替俄罗斯说话,摆明了要和西方对着干。这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,一起对抗强大的敌人。这场战争打到现在,北约的武器虽然先进,但乌克兰就像一个无底洞,消耗得太快。欧洲国家自己都快掏空家底了,反观朝鲜,用海量的炮弹和不怕死的士兵,硬生生地在战场上给俄罗斯续了命。这种支援,表面上看是朝鲜在帮俄罗斯,实际上是两个被西方围堵的国家抱团取暖。在未来这场仗的走向中,朝鲜的角色只会越来越关键。毕竟在消耗战里,炮弹管够比什么高科技都实在,就像在战场上,粮食和弹药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。中国作为朝鲜的近邻,在这场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。中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,反对单边制裁,积极推动和谈。中国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,更不是当事方,但也没有隔岸观火,而是一直为和平努力。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明确表示,中国希望各方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,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,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。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,无数生命在战火中消逝,无数家庭破碎。我们真心希望双方能早日放下武器,坐到谈判桌前,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。毕竟,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和破坏,只有和平才能让人们过上安稳的日子。